文明新风润乡间 ——海南州共和县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见闻
邻里要和睦相处,发生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处理;村内小卖部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3月26日,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村委会,一面乡约文化墙引人注目:《下卡力岗村村规民约》(以下简称《村规民约》)中25条内容,条条透着一股新风。
就在不久前,一场极具藏式特色的婚礼在下卡力岗村举行,村干部变身“服务员”在席间奔忙,整场婚宴简朴但不失庄重。新娘子项毛吉说:“我家的客厅就是宴席厅,菜品藏式包子、熬饭、手抓羊肉都是大家平常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一桌宴席不超过500元。”
一开始,项毛吉的父亲俄日尖产得知女儿准备“零”彩礼结婚时,心里有些“堵”,项毛吉一番言语理顺了父亲的心结:“新时代新风尚,《村规民约》倡导‘婚礼简办新办’,既然这些内容都是大家商定的,就要自觉地遵守,这样邻里团结、和睦爱亲、崇德向善、和谐共处的氛围才会越来越浓厚。”
同样“零”彩礼结婚的还有村民李毛才让,她曾听家里的长辈提及,十多年前村里新娘结婚喜欢攀比头饰、项链等饰物,你带三串项链她就要带四串。李毛才让说:“贵一些的装扮一套就得4万多元,一场婚礼大操大办下来,劳民伤财,很多村民还欠下了不少债。”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为转变观念、纠正风气,村“两委”在全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广听民意,并召集村干部及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前辈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补充,及时遏制不良风气的蔓延。
翻看《村规民约》,记者留意到婚丧嫁娶篇第5条有这样的内容:提倡村民在传统节日穿着民族传统服饰。衣着要干净整洁、佩戴金银首饰,无论男女老少不能超过戴5克,妇女佩戴珊瑚项链不能超过一串。
不只是婚丧嫁娶,孝敬长辈也是《村规民约》中的一项内容。
“肉藏先是好媳妇儿,她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家务活干得数一数二。”“肉藏先是个好儿媳,非常了不起!”……在下卡力岗村,一提起肉藏先,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肉藏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餐端到公婆面前,随后便出门干农活,晚上回到家后又为老人做晚饭,陪他们聊天、收拾家、照顾孩子。多年来,她始终如一,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2023年,在下卡力岗村“好媳妇”评选活动中,肉藏先获得全村最高票。
下卡力岗村党支部书记山珠加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自觉树立良好家风。把孝道和淳朴的民风融入村民心中,汇聚成一股强劲的道德力量。”
《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风文明,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同时也改变了村容村貌。过去,下卡力岗村风沙肆虐,土地沙化较为严重,漫天的黄沙给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威胁。为此,党员带头种树,一茬接着一茬干,村民们虽然口头约定每年都要义务植树,但难以有效地监督执行。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将‘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全村全年义务植树量不少于1500棵’等内容写入新版《村规民约》。” 山珠加说,如今,在村落北面一处小山坡上,已种植2万余棵树木,经过多年努力,浓浓绿意不仅在村间流淌,也在每个人心间盎然。
“《村规民约》历史悠久,从最早建村的口头传播,到现如今的汉藏双文版,其间,根据时代发展形势不同,修改完善过多次。”山珠加介绍:“《村规民约》遵循‘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守’的原则,每户一册。目前,共有遵纪守法、生态保护、民族教育、婚丧嫁娶4个篇章25条内容。”
据了解,共和县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喜事简办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移风易俗办事流程。引导各乡镇村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补充“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中的作用。
截至目前,共和县培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8个、州级文明村镇65个,县级文明村镇71个,五星级文明户创评率达51.2%。
如今,文明新风正激荡在共和县广袤乡村大地,为“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精神滋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