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欢迎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局!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沙珠玉: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6 18:00:02 浏览次数: 【字体:

风是什么形状?

  或许是春日激起涟漪的温柔,是夏日拂过柳梢的旖旎,是秋日吹动麦浪的喜悦,是冬日寒潮时的凛冽。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里,连绵的沙丘似是忠实的史官,一笔一划地刻画着这片土地上风与人与沙的纠缠。

  沙珠玉乡位于共和盆地的地理中心位置。得益于数十年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沙珠玉与周围黄沙遍布的模样截然不同,从卫星地图上俯瞰,由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体系构成的一条长约20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纺锤形的绿色区域横亘在龙羊峡水库西北侧。

  沙漠中的明珠美玉,名副其实!

  然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珠玉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共和盆地年平均气温仅为3摄氏度,然而上世纪50年代,共和县沙珠玉乡的农作物一年竟需要播种2~3次。1958年,从烟雨朦胧的安徽来青海支援西部建设的赵文轩对此十分不解。

  “刮了一夜大风,刚种下去的苗全完了!必须要重新播……”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流沙向东南方向侵袭,沙珠玉乡1066.67公顷耕地,有一半以上经常遭受风沙危害——当地农作物须多次播种的原因并非收成好,而是“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园夕为沙。”

  据《共和县志》记载,1961年1月2日,恰卜恰、沙珠玉、塘格木地区遭遇特大风灾,瞬间最大风速40米/秒,一塔拉青藏公路两侧的沙丘向东推移21米,迫使公路改道;1963年,沙珠玉地区大风,风速达34米/秒,上卡力岗村被风沙掩埋,造成大部分农户迁移,这是该村第二次因风沙迁移;1974,沙珠玉地区遭受10级以上大风,20余公顷农田被风沙淹没,66.67余公顷农田严重减产……

  彼时,沙珠玉没有“珠玉”,漫漫风沙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对东南方龙羊峡库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怎么办?唯有众志成城、坚韧不拔、战风斗沙,在沙漠里造出一片绿洲!

  就这样,赵文轩等8人在沙珠玉防风治沙林场场长孙世杰的带领下,每天吃住工作在帐篷里,起早贪黑,开展沙地育苗和治沙造林技术试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经过第一代治沙人20多年的艰苦创业,20世纪70年代末,沙珠玉阻沙生态屏障初步建立起来,沙子基本治住了,房前屋后绿起来了,农牧民生活逐步好起来了。

  1978年,共和县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范围。1979年,赵士学接过父亲赵文轩的担子,成为第二代治沙人,也是这年,我国决定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在治沙的工作中,赵士学一干就是30年,黏土沙障、草方格、乌柳、柠条……这些拗口的名词成了赵士学的“伙伴”。自此,这个来自安徽的家庭扎根沙珠玉,成为地地道道的青海人。

  1997年,赵雪彬毕业后,听从父亲赵士学的劝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风沙漫天的沙珠玉。“这是我父辈和祖辈奉献了青春的地方,我要保护好,最起码得有人去把这个事干好。”

  曾经有人对赵雪彬说,能力强的人都调走了,这也让赵雪彬产生过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我还是坚守下来了,我就要看着这片土地越来越好,这也是给我的祖辈、父辈一个交代。”

  如今,经过六十多年艰苦奋战,沙珠玉540多平方公里的乡域土地上,建成了公益林约11333公顷,牢牢把沙漠东进的步伐钉在了塔拉滩边缘,成为青海乃至全国高寒干旱沙区防沙治沙示范样板。

  青海省是全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近年来,青海省扎实推进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建设,沙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下降”态势,目前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年均减少2.12万公顷,沙化程度指数从3.17下降到2.94,包括沙珠玉在内的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的决策部署,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谋划推进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建设,全力打好新时代青海“三北”工程攻坚战及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作出林草贡献。

  时光永不停歇,精神穿透岁月。昔日的黄沙土成为今日的绿色屏障,历代治沙人种下的每一棵树苗也都深深扎根在江源儿女心中。

1d8296d4472ecb4

d2c053201e043ac

f417abafd094bf3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