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群众“心灵家园”重建进行时
“您好,这里是青海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有什么问题可以帮您?”
“你好,我来自民和灾区。地震发生后我险些被石板砸到,现在全家人睡在车里无法回家,目睹疮痍,心里很难受……”“我是一名青海大学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感让我寝食难安,莫名的畏惧感让我紧张焦虑……”
12月20日,青海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电话异常繁忙,服务台心理咨询师李甲和同事们不断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灾后专业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灾后重建时不我待,灾后心理重建同样重要。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一支专业的心理救援队已于19日集结,深入灾区开展心理疏导救援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困境。
灾情过后群众心理易造成创伤,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该如何疏导干预?科技日报记者对此专访了相关专家。
灾后心理援助不及时恐产生应激障碍
20日,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韩国玲告诉记者,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急性心理创伤。
韩国玲介绍,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地震使人们无法掌控周围环境,瞬间直面亲人生死,美好的家园顷刻变为废墟,残酷的场景会使很多人深感无力、无助,甚至绝望。
“不同人有着成长环境、既往经历、创伤体验等差别,各自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人受到短暂创伤后会很快恢复,有些人恢复很慢,严重者则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韩国玲说。
李甲介绍,灾难后遗留的创伤影响不可小觑。比如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走出应激障碍,进而影响个体回归社会,甚至会引发严重身体疾病。
三类人群需要心理援助
“地震发生后,许多人会受到影响。但因对不同人群心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并不一定要对所有人进行心理援助。”韩国玲说。
震后心理援助对象该如何选择?韩国玲介绍,根据灾难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影响程度,通常将需要援助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群是幸存者、受难者家属、亲人。这类人群受灾难影响最大。特别是幸存者,因为亲眼目睹灾难现场,所以内心冲击很大,许多人会出现惊恐、无助、悲伤等负面情绪。
第二类人群是亲临灾难现场的一线救援人员。这类人群包括指挥人员、消防员、医护人员、媒体记者等。他们在救援过程中目睹一幕幕创伤性画面,也不由自主地对受难者的身心痛苦感同身受,有些人因情感过于代入,容易出现失落、惊悸等消极情绪。
第三类人群是与地震事件相关的人员。这类人群一般包括有关从业者,以及通过媒介耳闻目睹灾难场景的社会大众。除以上三类人群外,心理救援要尤其关注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群体。
因地因人展开心理救援
为做好地震救灾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青海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19日启动抗震救灾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职工作人员24小时接听抗震救灾心理热线。该服务台组织4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青海12355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向受地震影响需要情绪疏导及需要心理支持的人群提供咨询服务。
李甲表示,根据统一安排,目前青海省将为震区及其他群体提供线上心理疏导服务,下一阶段将赶赴现场为受灾群众提供面对面或团体心理服务,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服务台还将延伸一级培训,如以区为划分培训一批志愿者做心理咨询后备力量,让他们深入一线开展心理服务。
灾区现场将怎样开展心理援助工作?韩国玲介绍,地震之后现场比较简陋,这个时候需要心理救援者按照“病人在哪里,救援者就在哪里”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展开心理救援。
“例如可以把同是家人去世的受灾群众统一在1号帐篷救援,把家人生死不明的受灾群众放在2号帐篷救援,以此归类,聚焦某一问题,进行针对性诊疗。”韩国玲说。
她还表示,心理救援人员要做的,除了照顾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陪伴、支持、倾听、共情,给幸存者及其家属安全感、稳定感,帮助他们进行适度情感宣泄;引导他们和周围建立链接,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问题,陪伴他们平稳走过这段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