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老年版>民族团结>详细内容

林占熺:小小一株草 演绎山海情

2021-02-23 17:37:47 科技日报|0 点击:[55] 字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
  2021年农历新年除夕夜热播脱贫攻坚剧《山海情》中凌一农的原型人物——“时代楷模”闽宁协作援宁群体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亮相央视春晚。
  因为《山海情》林占熺在宁夏的科技扶贫故事被全国观众所熟知。而在现实中他的科技扶贫历程比电视剧还要“燃”。
  半个多世纪来林占熺一直奋战在科研和扶贫第一线,他是菌草技术发明人、菌草科技扶贫的开拓者、菌草技术援外的负责人他带领中国菌草技术走出国门,把致富的种子撒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的任务凌一农本计划悄悄地离开。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推开大门,他看到的是拎着东西、依依不舍成群送行的村民。
  这一幕在《山海情》中被称为“最大泪点之一”。
  “《山海情》是一部难得的扶贫剧它真实还原了菌草技术助力脱贫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当年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林占熺说。
  林占熺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的贫困农村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是他的夙愿。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使菌草技术助力脱贫攻坚成功落地。
  “当时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他为菌草技术对口帮扶宁夏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思路使我们深受鼓舞。”林占熺说。
  宁夏荒芜的戈壁滩连雨水都存不住更别说庄稼。菌草不仅能代替树木种植各种食用菌而且根系发达,可以防风固沙成为扶贫的最优选择。
  1997年4月林占熺带着6箱菌草,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到了2000年仅闽宁村每天通过航班运输的蘑菇便近60吨。目前菌草技术已经在宁夏的9个县区推广应用。
  至今闽宁镇还流行一首歌谣:“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林占熺还先后承担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如福建省科技援疆、科技援藏、帮扶贵州黔西南与甘肃定西项目。如今菌草技术已在国内31个省506个县推广应用。
  中国菌草成为全球反贫困“奇兵”
  在一般人眼里草是平凡甚至渺小的,但中国菌草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养菇脱贫、治理风沙,还能发电造纸成为全球反贫困的“奇兵”。
  “菌草技术在中外减贫合作中架起了一座座友谊之桥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林占熺说。
  借助闽宁模式的成功经验林占熺带领团队进村到户,把受援国贫困人口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在莱索托等国家他们为小农户创造了“10平方米菇场”模式,仅用10平方米土地就可年产1.2吨鲜菇让失地农民、城市贫民也有机会参与生产。
  “如果把菌草技术看作‘鱼’我们在援外行动中不仅给了‘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整个产业”林占熺说。
  在南非他们搭建起菌草产业链,让当地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许多妇女7日内就能出菇收款。
  在“千丘之国”卢旺达菌草同果树、玉米和大豆等间作、套种以保持水土,被卢旺达农业委员会在全国大力推广。
  201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项目。
  “我出生于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我愿意做一棵普普通通的菌草造福贫困地区的百姓,为贫困地区增添绿意”林占熺说。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林占熺将国内扶贫经验推广到国外先后承担我国菌草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和菌草技术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中非等国项目,培训国际学员9419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南非、卢旺达等13国建立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他把菌草技术传播到了106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