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流淌着一曲“牦牛赞歌”
图为宋仁德在曲麻莱县夏吾杂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指导划区农牧工作
牦牛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青藏高原人们通常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等优秀品质称为“牦牛精神”。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站站长宋仁德就是“牦牛精神”的忠实践行者。踏上玉树这片土地33年来,他以草原为伴,与牦牛同行,义无反顾,不畏艰苦,默默耕耘,开拓创新,让青春之花在玉树草原上绽放出绚丽光彩。
上山下乡危机四伏
宋仁德出生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时,学校按计划要向最需要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青南牧区的每个州分配两名学生,由于当时玉树地区路途遥远、条件更加艰苦,光是从西宁到玉树的班车就得走三天以上,如果再分配到曲麻莱等县工作,光行程就得五六天,几年难回一次家,同学们都不愿意去。作为班里三名共产党员之一,宋仁德放弃留校做辅导员的机会,主动请缨到偏远的玉树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
“当时我就是想,玉树州是我省的畜牧业大州,这给我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机会,自己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来改善当地家畜的生产状况,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宋仁德说。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些差距。刚到玉树州畜牧兽医站工作时,时常断电、语音交流困难、用牛粪取暖做饭、吃不上蔬菜等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热情,给他教这教那,他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工作局面逐渐打开。
1987年6月,宋仁德被派到曲麻莱县做农牧业资源调查与发展区划工作,但这次去麻多乡下乡,差点儿让他有去无回。
当时正值初夏,地里的冻层开始融化。宋仁德与6名同事往返的途中,须经过一片海拔4400米、长度几十公里的沼泽地。出发时,这片沼泽地还是冻结的,但当他们完成15天的调研工作返程时,冻层融化了。车子一开进去,就陷进泥里出不来。
那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区域,当年通信还没有如今这般便利,与外界根本无法联络,一车人处在绝境之中。无奈之下,大家把衣服脱下放进麻袋里,将其垫在车轮下面,努力让车冲出沼泽。为避免车辆中途再次陷入沼泽,司机踩足油门冲出去后,直开到四五公里外还未解冻的高坡上才敢停了下来。
其他人则迅速将衣服从麻袋取出、拧干,一边穿,一边跟在车后面追,一直追到高坡上才坐上车歇会儿。继续前行,车开不了一会儿,又陷入沼泽里,一群人又得下车想办法,如此反反复复,直到16个小时后才脱险。到下一个营地时,大家连帐篷都没力气搭了,直接摊倒在了地上。
宋仁德说:“如果当天出不去,就可能会饿死、累死在那儿。后来类似的情况遇到过太多了,也就司空见惯了。”
除了危险外,野外工作的艰辛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1992年春季的一天,玉树州畜牧兽医站突然接到曲麻莱县疫情报告,麻多乡的羊因拉稀大量死亡,病因不明。宋仁德与单位同事连夜赶到麻多乡,确诊为羊肠毒血症,当时羊死亡数已达1万多只。
“我们一边派人到县上向省上求助药品,一边开始封锁疫区。由于帐篷扎在海拔5200多米的高地,早上太阳一升起来就开始刮大风,虽然是春季,但气温极低,晚上每人盖四床被子外加皮大衣,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仍感非常寒冷,大家将用来喝水的罐头瓶装上热水放到被窝里取暖,但到早上都被冻裂了。到疫情被扑灭时9个人只剩下一只杯子轮流喝水,后来人畜饮水都靠积雪,由于风大吹进了枯草、牛羊粪等,等雪化成水颜色就跟红茶一样。当时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了全部工作。”宋仁德回忆说。
一次次选择留在玉树
由于气候恶劣和交通、历史人文等条件限制,当地畜牧兽医工作难度很大,八十年代分配来的几名大学生们陆续调往西宁和内地,站上只剩下了他一个“派干”(玉树地区对从州外调派工作人员的统称)。
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失落时常侵扰着他。而对宋仁德来说,排除寂寞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他找了很多畜牧兽医草原方面的书籍和杂志,还购买了藏语、日语、英语方面的书学习,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学习到凌晨1点,不管是有电还是点蜡烛。
通过努力,宋仁德顺利通过了日语一级考试。1997年10月,他实现了到日本国立宫崎大学留学的愿望。作为从玉树地区第一个到日本去的留学生,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努力地学习。2000年4月他升入鹿儿岛大学生物生产科学学习,攻读博士。2004年博士毕业后,他又做了两年半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多次返回玉树,完成了《牦牛的放牧行为对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放牧牦牛可持续生产优化模型的研究》等科研工作,得到日本业界的认可。日本一些高校和大公司希望留他在日本工作,待遇优厚,但他坚持回国。
“对我来说,海外求学、访问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这段留学经历,我对国外的科研发展趋势、方法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日本11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日本今天的变化是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得来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更需加倍努力,长期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宋仁德说。
回国后,国内一些大学、研究院所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上海的一家科研机构还提出给他一套120平米住房的优厚条件。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青海。回到青海,青海大学、省牧科院向他敞开了大门。当时他的确有些犹豫,省上科研单位基础条件好,在学术方面更有话语权。可他心里明白,要想为农牧民服务,首先要知道农牧民需要什么,不在基层跟农牧民打成一片,就无法理解牧民群众之所急。因此,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玉树。
“你为什么要放弃留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机会?”“那么多科研单位要你,干嘛还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你还没有待够吗?”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他只作一个回答:“玉树的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更需要我。”
回到玉树,宋仁德又开始拼命工作,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与监测、卫生监督、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工作。繁忙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后来经过体检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这给他的事业亮起了红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人劝他赶紧回西宁去工作。宋仁德还没来得及认真想这个问题,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
宋仁德在这次地震中死里逃生,并即刻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带领畜牧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面积的防疫免疫工作,对数万具羊、犬、马、牛的尸体进行了收集和无害化处理,防疫面积达32万平方米;紧急免疫接种人畜共患病牛羊炭疽66.84万头只、狂犬病疫苗4.43万条,有效防止了人畜共患传染病、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保障了整个震区水源、土壤、空气的清洁,实现了玉树“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宋仁德说:“地震后百废待兴,我更不可能离开玉树了,需要干的工作太多了。我这辈子就在玉树了。”
让科学之花在草地绽放
随着救灾工作逐步转向恢复重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玉树畜牧业恢复重建工作重点是发展生态畜牧业,通过建设保护好玉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好三江源核心区生态。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宋仁德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玉树州畜牧业发展问题。近些年,玉树正遭遇生态恶化与人类发展矛盾日益尖锐的危机:气候变暖、人口大量增加和牧民生产活动加剧导致草场退化、载畜能力减弱;传统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牛羊越养越多,出栏率却越来越低。尤其是从夏季牧场到冬季牧场,刚刚长膘的牲畜一遇枯草季节就掉膘。更严重的是,由于草枯无以为食,冬季牲畜只得啃食草根,草产量不断下降,牛羊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之中。
宋仁德意识到,玉树地处偏远,科技服务力量薄弱,仅靠苦干很难实现大的突破,只有通过研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才能实现传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很快,宋仁德就有了这样的机会。
2011年,宋仁德被遴选为“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该体系工作集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于一体,这给他直接服务牧民群众搭建了绝佳的平台。
在选取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研发示范点时,宋仁德首先选择了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玉树县国营牧场,为他们制定了种草、补饲、改良、防灾等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牧场建植了人工燕麦饲草料基地500余亩;引进优良种公牦牛及1/2野血公牦牛,对项目户的牦牛进行复壮,并对生长期牦牛进行冷季和暖季补饲,开展牦牛综合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年,玉树县国营牧场示范基地亩产风干燕麦青干草达1076公斤/亩,创玉树地区历史最高纪录。通过冬季补饲,遏制了牦牛体重的下降,促进牦牛在夏季迅速生长,出栏时间缩短,大大减轻了对草场的压力。
2011年年底到2012年年初连续60余天的大雪覆盖了玉树草原。雪灾中全州共死亡牲畜12余万头,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示范基地的牦牛,由于提前实施了饲草料储备和补饲,平时膘情较好,抵抗力强,几乎没有损亡。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县国营牧场,示范户的牦牛没有1头死亡。牧民群众亲眼看到了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效和科学养畜的好处,纷纷要求加入体系示范户。
目前,种草养畜、冬季补饲的理念在当地渐渐深入人心,项目试验区的草场退化趋势得到遏止,“补饲增收”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2014年以前我们家每年出栏一两头牦牛,养牛的综合收入最高也只有4万元。2014年我们加入了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后,宋站长教我们储备饲料对牦牛进行科学有效补饲。补饲加强了母畜的体质,提高了发情率和繁殖率,增加了牛犊数量。同时牦牛体重也明显增加,最高增加了30公斤,产奶量增加了20%。去年我家出栏13头牦牛,纯利润9万元。前年遭受雪灾时,村里其他人家的牦牛都死了一半,我家的牦牛一头都没死。村里的其他牧民纷纷来我家学习牦牛补饲养殖经验。”称多县歇武镇下赛巴村牧民旦罗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观念的不只是牧户,一些合作社和企业加入到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后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8月3日下午,记者在曲麻莱县夏吾杂扎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草场看到,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宋仁德还在这里设置了6个我们看不大懂的牦牛藏羊划区轮牧、放牧强度试验围栏进行放牧生态学科学试验,200亩划区轮牧试验围栏内牧草丰美。
“2013年我们合作社被列入到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后,宋站长教我们对牛羊的采食量、采食密度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同时加以补饲措施,我们合作社的牧草和牛羊的长势都很好。去年我们销售了400只羊和50头牦牛,创造销售收入80万元。其中15头牦牛是五六月份反季节销售出去的。科学养殖让我们尝到了甜头。”该合作社副理事长罗松昂达对欣喜地对记者说。(下转六版) (上接三版)
在青藏高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青海,青海牦牛看玉树”。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长若巴仁青对这句话引以为豪。目前,这家地处曲麻莱县的良种繁育公司已建立10个良种核心群,拥有3500头牦牛和2000只扎什加羊,引进了“企业+合作社+牧户”的生产模式,获得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和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依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在该体系的支撑下,该公司建立了养殖档案,放牧、育种、选育都实现了科学化管理,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公司的产品还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年创造800万元产值,实现利润200万元以上。
“加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后,大家都看到了实效,仅在2018年的青海省牦牛种公牛比赛中就获得了7项奖励,以前4岁的牦牛体重约225公斤,现在都在300公斤以上。牦牛最高体重比从前增加了近1倍;种公牛以前四五岁开始周转,现在两岁半就可以周转了。越来越多的牧民打消疑虑与我们签订了订单牧业,现在我们直接带动300多牧户增收致富。”若巴仁青告诉记者。
近年来,宋仁德已在玉树州创建了11个以高原牦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牦牛养殖技术、补饲技术、繁殖技术为核心技术的高原牦牛高效配套养殖技术示范基地、6个重点示范户,设置了各种类型试验示范基地,推广生态畜牧业技术,累计培训牧民4700多人次,示范成效显著。
以灾为令彰显党员本色
在玉树州的畜牧业生产中,玉树州畜牧工作站还肩负着抗灾保畜的重任。
今年腊月二十七日,宋仁德到西宁开完“进青猪肉产品调运工作座谈会”,本想休息两天和家人吃个团圆饭,过完年再回玉树工作,可突然来的电话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得知玉树各地降雪越来越频繁,且一些地区已形成雪灾后,当即决定回玉树。妻子想让他过完年再回去,他却说:“我是兽医站站长,而且是一名党员,大灾之后会有大疫,我必须立刻回去!”
第二天他怀着内疚,告别了妻子和老人,回到了玉树。
2月2日,刚下飞机的宋仁德看到雪情严重,便立即在玉树州畜牧兽医站工作群中召集单位相关人员立即返岗上班,及时组建了以他为队长、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玉树州畜牧兽医站抗灾保畜突击队”,迅速奔赴灾区。2月4日,突击队直奔灾情最为严重、海拔4800多米的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布甫村开展抗灾保畜工作。
大年三十,千万家灯火通明之际,宋仁德与他的队员们在回程途中被困在了曲麻莱县加巧村的乡村公路上,车子陷在了近一米深的雪中。几个人挖了几个小时,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脱险。回到镇上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白天托人要饭馆留下来每人一碗的面片,早已黏成了一坨。大家在面片里加了点热水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宋仁德面带歉意地跟大家开玩笑:“年夜饭,要是能吃一顿‘炮仗’就好了。”
从2月2日开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宋仁德带领队员迅速编制了《玉树地区雪灾后牦牛藏羊补饲技术方案》和《玉树雪灾后动物疫病防控方案》,走遍了全州六个市县和所有受灾的乡镇开展补饲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在这场抗灾保畜的战斗中,他们顶风冒雪,几乎每天都在灾区一线。困了,就在车上睡一会;渴了,就喝口矿泉水;饿了,就随手抓起馒头啃几口。
在今年的抗灾保畜工作中,宋仁德竟有4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兽医站兽医师季艾娜就和宋仁德一起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3月4日,宋站长带着我们去的杂多县扎青乡昂脑村,要翻十座山才能到达。在翻第五座山的时候,山上全是积雪,找不到路,当时推雪的推土机都不敢再作业了。宋站长让我们三个女的下车,他和一个男同事开车往上冲。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车开了上去,结果轮子一直打滑,车从山上往下滑了20多米,差一点从悬崖上滑下去,当时我们几个女同事都吓哭了。”说起那次经历,季艾娜至今心有余悸。
朱凯霞是玉树州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员,她同时负责工作日志的记录和填报。“今年抗灾保畜一个多月的时间,宋站下了37次乡,今年2月到7月底,他只休息过一个星期六,每个月的日志都排得满满的。” 朱凯霞说。
由于患有高血压(极高危)和糖尿病,每次下乡宋仁德除了带泡面和白饼,还要带着一袋子药品,如果每天不按时吃药,他就不能正常工作。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受灾严重的杂多、治多、曲麻莱片区为自己的责任区。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重灾区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抗灾保畜任务。
荣誉背后的酸楚
今年7月底至8月初,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牛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和羊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分别对“玉树牦牛”“扎什加羊”遗传资源进行现场鉴定,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同意“玉树牦牛”“扎什加羊” 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鉴定初审。
玉树畜牧业优势品牌打造成功走出第一步,初战告捷,宋仁德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我省畜牧业增加了新的遗传资源品种,也为玉树州今后更好地保护、发挥好优势资源,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宋仁德兴奋地告诉记者。多年来,为了这两个遗传资源的申报,从调查到测定、资料整理,从核心群的培育到谱系的建立健全,均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与时间。
每一次科研工作取得进展,宋仁德都很兴奋。
近些年来,宋仁德申请立项有关牦牛和生态畜牧业方面的科研课题18项:主持完成了“玉树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为促进玉树州生态畜牧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效应;与日本宫崎大学、静冈大学、德国慕尼黑工科大学等合作完成了“关于三江源地区放牧牦牛可持续生产系统优化应用模式的研究”“牦牛的两季放牧利用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牦牛的放牧行为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泛喜马拉雅地区高山寒冷放牧草地生态保全性放牧系统的研究”等科研项目,为三江源草地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了大量参数和科学依据;通过实施《牦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创立了放牧牦牛高效养殖模式,使项目区牦牛平均体重增加23.4公斤,繁殖率提高25%以上。累计培训牧民4700余人次,改变了牧民传统的生产观念,提升了接受科技的能力,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完成了“玉树牦牛”等五个国家农产品保护地理标志《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及申报工作,为当地农畜产品走出草原创造了条件。同时他还组织全州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有效开展了包虫病源头防控工作,使包虫病犬粪阳性率、中间宿主感染率及人感染率大幅下降。
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获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荣誉奖、日本科学协会科学助成奖(独创)、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科技服务金桥奖”、 农牧渔业丰收奖、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被授予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农牧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优秀来青海外高层次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青海省科协“国家级政策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玉树人才等荣誉称号,并入选首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
但面对这些荣誉,宋仁德常常有一种愧疚感,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玉树畜牧业,而对于家庭,他付出的实在是太少太少。愧对父母、亏欠妻子、委屈了孩子是他一生的遗憾。
“我父母离世时我都没能在身边,甚至在他们生病时都没能给他们端上一碗水;妻子生儿子时我因求学不在她身边,玉树地震后,双膝严重受伤的她,本应去西宁治疗,但她担心患高血压的我,硬是留下来照顾我;2010年,女儿高考以及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正在玉树抗灾,没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她出谋划策;儿子因户口在玉树一直没法给他找到好的学校……”说起自己的家庭,宋仁德眼里噙着泪花。
但他的家人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为他感到自豪。妻子与他相依相伴,一直坚守在玉树。女儿一直悄悄地追随他的足迹,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的学校和专业均与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关,最终被东北林业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参加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时报考的单位也是玉树畜牧系统。整个过程宋仁德竟毫不知情,直到女儿通过笔试、面试,到玉树畜牧系统上班时,宋仁德才知道这件事情,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对女儿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扎根玉树,守望着牦牛和草原,宋仁德33年来无怨无悔。“憨厚、忠诚、坚韧、尽责”,宋仁德用“牦牛精神”回馈着牦牛和草原,在三江源大地上谱写了一首动人的“牦牛赞歌”。
“牛羊是这片草地的希望,更是牧民们的生活和精神寄托,而我愿做这希望和寄托的保卫者。” 宋仁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