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老年版>民族团结>详细内容

脱贫路上的上梅村

2017-04-25 17:25:15 海南报|0 点击:[48] 字体:
  四月阳光柔和而温暖。
  经过冬季短暂的“休眠”上梅村的村民们又要开始辛勤劳作了……
  从村口放眼望去除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和整洁的村容村貌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昔日几乎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结合村在2016年脱贫攻坚战中,打了一场漂亮仗现如今,村民们都说“晒阳洼”、打麻将的懒汉明显少了,想方设法挣钱的人多了。
  共和县恰卜恰镇上梅村位于州府恰卜恰镇以北8公里处走进上梅村,记者发现村庄不大但很开阔、村民寡言但很坦诚。



  上梅村耕地较多但很贫瘠。在农区靠天吃饭的农民一般会选择种植青稞、豆子,但上梅村却反其道而行之种起了燕麦……
  村支书久买达增是村里不多见的“走出去看世界”的人2015年,久买书记和其他村里的书记一道去了趟山东在山东他可谓是大开眼界。“咱们去的是山东潍坊那边的村集体经济做得真好,村办企业遍地开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滋润了。”久买书记感叹道和内地比起来,差距太大了主要是因为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做事保守,不敢闯“但又把话说回来,思想上比较保守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地区差异。”在一旁的驻村干部、州法制办干部高英州道出了问题根源。
  上梅村现有可利用耕地5336亩如何用好、用活这些“靠天”的耕地是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之间常常交流的话题。
  村支部书记久买达增明白旱地是不可能种出高效益农作物的,这点驻村干部也非常明白可到底种些什么,能提高经济效益呢?
“燕麦对就是燕麦,不用浇水、不用打农药……”在一次座谈会上有村民建议种植燕麦,得到了在场人的全票赞同大家都觉得种植燕麦的确符合上梅村的实际。
  2016年在州科技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村里一些贫困户种植了燕麦种植面积达到了300亩。“燕麦值钱吗?销路怎么解决?”记者有些困惑毕竟市场上的燕麦大多都是产自华北地区,青海地区种植的燕麦目前市场上市很少见。
  听到记者的提问久买达增笑了,他解释说其实种植燕麦的主要目的不是卖燕麦,而是靠燕麦发展养殖产业“对,种植燕麦就是为了发展养殖产业以燕麦代替饲料。”村民公保才让接过久买书记的话茬2016年他种植了30亩燕麦,养了500只羊据市场价估算,去年燕麦顶替饲料就节省了3万而出售的羊收益达到8万元。
  上梅村将靠天吃饭的耕地变得更加“值钱”而且又节省了种植成本,在这方面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确实下了很多功夫。
  今年久买达增准备将燕麦面积扩大到500亩,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培育优良品种羊、做养殖产业实现致富。
  虽然种植燕麦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但他们并不满足。2016年共和县政府发放给贫困户的6400元产业扶贫资金成了青海立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金,村民年底有了分红。
  而每年发放给村民的50万互助金、就业局技术培训项目、公益性岗位则为上梅村脱贫致富“雪中送炭”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在上梅村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许多贫困户改善了生活条件、奔向致富大道相信,2017上梅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