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更多>>
旱獭:青藏高原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
信息来源:青海科技报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0-02-13 11:19:15
猎食旱獭会发生鼠疫
大家可能觉得,鼠疫都是家鼠传染的。其实不然。
鼠疫的根本源头在鼠类,鼠类在动物分类学上称啮齿目,能感染和传播鼠疫的啮齿目动物,全世界有186种,我国有40多种。野鼠是鼠疫杆菌的基础储存库和起始传染源,所以称为“鼠传疾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对鼠疫菌的感受性和耐忍性不同,可分为主要储存宿主和次要储存宿主。
土拨鼠学名就是旱獭!旱獭与水獭(食肉目)名相近而在系统关系上相差甚远,它与鼠才是真同类。旱獭是典型的地下穴居、草食种类,会挖出大量泥土堆到地面,又吃大量牧草,是草原大害。
旱獭体型粗大肥壮,体重可达5~8公斤,肉精味美,以前牧民捕作食用并毛皮用。它憨态可掬,却是鼠疫菌最稳定的储存库,带菌率很高,剥皮取肉过程中很容易感染人。在疫区猎杀食用旱獭,那就好比亲自撬开死神的魔瓶!
旱獭是鼠疫重要宿主
目前,我国有11个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其中,喜马拉雅旱獭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场等处。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员刘少英介绍,”喜马拉雅旱獭被称之为“土拨鼠”。在动物学上,旱獭属于松鼠科,与松鼠等为近亲。喜马拉雅旱獭之所以被当成鼠疫盯防重点,与鼠疫的传播方式有关。现已查明的鼠疫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则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而喜马拉雅旱獭本身携带有寄生跳蚤,且自身和栖息处也会携带鼠疫。无论是与其洞穴、尸体还是皮毛接触,都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而食用其肉,则有可能直接感染鼠疫——一般而言,旱獭血液中的鼠疫病菌很难简单加热杀灭。
鼠疫能多途径传播 空气传播尤其快速
鼠疫可由蚤媒、接触、呼吸道与消化道等途径传播,也就是从地面、凌空、体表和体内全方位进袭!
疫蚤叮咬可将鼠疫菌注入人体及各种动物体内,“鼠蚤兽”、“鼠蚤人”是鼠疫的最基本传播方式。
接触病兽的皮、血、肉或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则可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吃未煮熟的染疫动物的肉或血,可经消化道引起感染。吸入肺鼠疫病人喷出的飞沫,或吸入腺型及无全身症状的皮肤型、眼型和肠型鼠疫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干燥后形成的飞尘,都可由呼吸道感染。
呼吸传播最迅速,历史上发生的多次世界性人类鼠疫大流行多是空气(飞沫、飞尘)传播所致。
作者:ysxkh
上一条 :农村疫情防控要高度重视粪口传播
下一条 :疫情防控科普小知识
版权所有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信息网
kjj.hainanzhou.gov.cn 电话:0974-8512898 E-mail:kjj8512898@163.com ICP备案号:青ICP备2021000532号-1网站标识码:6325000006 青公安网备63252102000041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严禁上传涉密信息!